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术语 > 诱饵效应

诱饵效应

5年前 (2020-07-04)运营术语

诱饵效应(decoy effect),就是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

定义

“诱饵效应”是最先在消费品的选择中被发现的,已经被证明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经济学认为,人们在作选择时很少作不加对比的选择。那么,为了让消费者作出有利于商家利益的选择,营销人员便会安排一些诱人的“诱饵”,从而引导消费者作出“正中商家下怀”的决策。

有更多的时候,“诱饵”并不需要真的存在。在行销活动中,常常有这种“幽灵诱饵”,比如旅馆会对已经订出去的房间大做广告,有的公司会宣传还没有上市的产品等。在很多汽车、手机、化妆品的产品目录中,商家们其实并非奢望卖出多少“豪华套装”和“顶级配置”,而是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期望价位。

我们司空见惯的“降价促销”活动中,也有幽灵诱饵的成分:商家常常会提到当前并不起作用的“原价”,那就是一个“被压倒”的诱饵。更有甚者,商家在使用“诱饵诱应”时,比人们想像的更“不惜血本”。

实例分析

实例1

在电视机销售中,商家将供展示的电视机进行分组时,故意设计了如下可供对比的选择:

19英寸喜万年牌 2000元

26英寸索尼牌 3000元

32英寸三星牌 5000元

你会选哪一台呢?你一定和商家想的一样,虽然你不确定喜万年比三星要合算,但最终你再三权衡后会更倾向于选择放在中间的那台索尼。是的,索尼牌电视机一定也正是商家在这一季中最想卖的产品。

这样的技巧还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商品销售中,餐厅的菜单上总会有至少一个贵得离谱的高价菜--即时从来没有人点,或者你点了店家也会说恰好卖完了。这道高价菜的存在或许并不是要吸引顾客选择它,而是诱导你点第二贵的菜。因为当你看到有贵得如此离谱的菜之后,一定觉得第二贵或是更便宜的其他菜是如此的“物美价廉”。

这便是商家的鬼把戏。每一个消费者似乎都是商家设计好的棋子,我们的想法和动机都已经被摸透,永远不出意外地按照商家设定的棋局为其送去利润。

实例2

卖场里的帽子和毛衣是摆放在一起的,标签上标出的价格分别是:帽子49元,毛衣299元。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最后还有一行字:帽子+毛衣=299元。

意思很明显,几乎等于买一送一。

其实这样的促销手段也不是第一次见,只是人家直接就说“买一送一”,这家为什么还要摆出帽子和毛衣的单价来做比较呢?

这样不就根本没人单买帽子或者毛衣了吗?反正这样的好事我不想错过,没有犹豫就掏钱买了一顶帽子和一件毛衣。

其实,商家是精明的,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了解人们的消费心理,那就是:人们每做一件事,每选择一样东西,都会加以对比,而越是有对比的东西就越能凸显价值。因为人们对某件事、某样东西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并不知道某件事物的真正价值,而只能通过与这种物品相近的其他物品的比较来判断优劣。于是,有了前两个单价的对比,后面的“买一送一”就显得更有吸引力了。

人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案例,比如手机套餐、网费套餐、电器促销等等。这些商家的做法很好地诠释了一个叫做“诱饵效应”的心理学名词。为了进一步解释诱饵效应,有一个面包机的故事。

实例3

威廉斯—索诺马公司首次推出家用烤面包机(售价275美元)时,多数消费者不感兴趣。

家用烤面包机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是好还是坏?我们真的需要在家里烤面包吗?

有钱为什么不买旁边摆着的那台样式新颖的咖啡机?

为糟糕的销售业绩所苦恼,面包机厂家请来了一家营销调研公司。他们提出了一个补救办法:再推出一个新型号的面包机,不仅个头大,价格也要比现有的型号高出一半左右。

这一下销量开始上升了(外带大量面包),尽管卖出的并不是大号面包机,为什么?

就是因为消费者有了两个型号可以选择。既然一台比另一台的明显要大,也贵了很多,人们无须在真空中做决定了,他们会说:“嗯,我也许不大懂面包机,但我确实懂得,真要买的话,我宁愿少花点钱买那个小的。”从那以后面包机就热销了起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huiyunying.com/baike/5.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损失厌恶

下一篇:蝴蝶效应

“诱饵效应” 的相关文章

史上最全的互联网专业词语汇总

互联网的时代,时常会被互联网各种专业名词搞的晕头转向。本文整理了近期所有听过的或没听过的互联网专业名词,屌丝们赶紧学,不用多久,我们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问题一:经常在媒体以及大牛们口中说的各种X2X指的是什么电子商务模式B2B(经济组织对经济组织)B2C(...

99个互联网常用词汇,建议互联网小白同学们收藏!

想要入行互联网,怎么能不了解一些互联网流行语呢?此文章强烈建议互联网小白同学们收藏!入行互联网,如果不了解以下专业名词,开会听周报和听同事对话就会很懵逼,所以查了一些相关资料,作为学习补充。资料来源于网络,偶尔会穿插我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对哪个名词有疑惑,欢迎再去查更多资料哦!值得特别说明的是,讲运营...

最通俗易懂的互联网名词解释

一小姐离开夜场,应聘了一家贸易公司,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办了20个已婚男同事,然后辞职。几天后小姐给20个男人发了同样一条短信,怀孕了,需要5000做人流。一次性支付,不再麻烦。三天后收到了10万块钱。这是什么?跨界+用户规模化+服务个性化,【先免费后付费】模式创新。20个男人每个人出了250,凑够了5...

CPR

CPR :(Cost Per Response)每回应成本CPR :(Cost Per Response)每回应成本,以浏览者的每一个回应计费。...

B2B企业如何提升销售转化率和潜在价值?

先跟大家聊一下B2B业务与B2C业务之间有什么区别:服务对象不同B2B企业所服务对象是企业/商家,而B2C企业所服务对象是个人/消费者购买因素不同B2B企业影响买家购买的因素很多,当中包括家资质考核,价格比较,货期权衡以及服务态度的打量,属于理性消费;而B2C买家,也许会货比三家,也会因为包不包邮,...

私域流量的作用

私域流量池是用来做流量转化的。通过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触达和运营,使一定量的流量获得更高的收入。私域流量池不是用来获取流量的,至少不是它的关键所在。若寄希望于一个私域流量池纯粹通过裂变去获得流量,这就走偏了。因为,没有转化验证的流量,你没法去评价它,很可能就变成了“虚荣指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