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术语 > 诱饵效应

诱饵效应

5年前 (2020-07-04)运营术语

诱饵效应(decoy effect),就是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

定义

“诱饵效应”是最先在消费品的选择中被发现的,已经被证明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经济学认为,人们在作选择时很少作不加对比的选择。那么,为了让消费者作出有利于商家利益的选择,营销人员便会安排一些诱人的“诱饵”,从而引导消费者作出“正中商家下怀”的决策。

有更多的时候,“诱饵”并不需要真的存在。在行销活动中,常常有这种“幽灵诱饵”,比如旅馆会对已经订出去的房间大做广告,有的公司会宣传还没有上市的产品等。在很多汽车、手机、化妆品的产品目录中,商家们其实并非奢望卖出多少“豪华套装”和“顶级配置”,而是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期望价位。

我们司空见惯的“降价促销”活动中,也有幽灵诱饵的成分:商家常常会提到当前并不起作用的“原价”,那就是一个“被压倒”的诱饵。更有甚者,商家在使用“诱饵诱应”时,比人们想像的更“不惜血本”。

实例分析

实例1

在电视机销售中,商家将供展示的电视机进行分组时,故意设计了如下可供对比的选择:

19英寸喜万年牌 2000元

26英寸索尼牌 3000元

32英寸三星牌 5000元

你会选哪一台呢?你一定和商家想的一样,虽然你不确定喜万年比三星要合算,但最终你再三权衡后会更倾向于选择放在中间的那台索尼。是的,索尼牌电视机一定也正是商家在这一季中最想卖的产品。

这样的技巧还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商品销售中,餐厅的菜单上总会有至少一个贵得离谱的高价菜--即时从来没有人点,或者你点了店家也会说恰好卖完了。这道高价菜的存在或许并不是要吸引顾客选择它,而是诱导你点第二贵的菜。因为当你看到有贵得如此离谱的菜之后,一定觉得第二贵或是更便宜的其他菜是如此的“物美价廉”。

这便是商家的鬼把戏。每一个消费者似乎都是商家设计好的棋子,我们的想法和动机都已经被摸透,永远不出意外地按照商家设定的棋局为其送去利润。

实例2

卖场里的帽子和毛衣是摆放在一起的,标签上标出的价格分别是:帽子49元,毛衣299元。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最后还有一行字:帽子+毛衣=299元。

意思很明显,几乎等于买一送一。

其实这样的促销手段也不是第一次见,只是人家直接就说“买一送一”,这家为什么还要摆出帽子和毛衣的单价来做比较呢?

这样不就根本没人单买帽子或者毛衣了吗?反正这样的好事我不想错过,没有犹豫就掏钱买了一顶帽子和一件毛衣。

其实,商家是精明的,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了解人们的消费心理,那就是:人们每做一件事,每选择一样东西,都会加以对比,而越是有对比的东西就越能凸显价值。因为人们对某件事、某样东西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并不知道某件事物的真正价值,而只能通过与这种物品相近的其他物品的比较来判断优劣。于是,有了前两个单价的对比,后面的“买一送一”就显得更有吸引力了。

人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案例,比如手机套餐、网费套餐、电器促销等等。这些商家的做法很好地诠释了一个叫做“诱饵效应”的心理学名词。为了进一步解释诱饵效应,有一个面包机的故事。

实例3

威廉斯—索诺马公司首次推出家用烤面包机(售价275美元)时,多数消费者不感兴趣。

家用烤面包机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是好还是坏?我们真的需要在家里烤面包吗?

有钱为什么不买旁边摆着的那台样式新颖的咖啡机?

为糟糕的销售业绩所苦恼,面包机厂家请来了一家营销调研公司。他们提出了一个补救办法:再推出一个新型号的面包机,不仅个头大,价格也要比现有的型号高出一半左右。

这一下销量开始上升了(外带大量面包),尽管卖出的并不是大号面包机,为什么?

就是因为消费者有了两个型号可以选择。既然一台比另一台的明显要大,也贵了很多,人们无须在真空中做决定了,他们会说:“嗯,我也许不大懂面包机,但我确实懂得,真要买的话,我宁愿少花点钱买那个小的。”从那以后面包机就热销了起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huiyunying.com/baike/5.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损失厌恶

下一篇:蝴蝶效应

“诱饵效应” 的相关文章

UV

UV

UV(Unique Visitors):独立访客数定义:独立访客UV指不同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同一个网页或产品的独立触发用户数。今天爸爸、妈妈、儿子三人通过三个账号访问了某宝网页,则UV=3。这里需要提一点:独立UV是按浏览器cookie为依据。只要cookie不清楚,两个人在0:00—24:00...

CPR

CPR :(Cost Per Response)每回应成本CPR :(Cost Per Response)每回应成本,以浏览者的每一个回应计费。...

改变消费者行为的4种“心理驱动”营销

作为营销人员,我们在今年面对着特别艰巨的挑战,尽管客户的购买周期变得更长且需求明显减少,但是我们仍然要肩负起推动增长的任务。在处境较为困难的时期,除了要更好地运用营销技术,利用心理驱动因素来帮助企业获得吸引力也是个不错的尝试,我们可以将心理学作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用来达到增加转化次数并减少购买周期的...

活动运营的内容

营销主导型活动运营:指其活动以盈利销售为主、品牌宣传为辅而展开的主题运营。市场营销策划、传播主导型活动运营、品牌宣传普及为目的:指以品牌宣传为主、盈利销售为辅的策划。如大型乙肝科普咨询义诊活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广东行、小区电影巡回展、概念时装秀暨客户联谊会、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等等。这类活动注重报纸形...

什么是B2C

B2C是指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是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的零售模式。B2C中的B是Business,即商业供应方(泛指企业),2(two)则是to的谐音,C是Consumer,即消费者。B2C电子商务是按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划分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即表示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具体是指通过信息...

用户研究:如何做用户画像分析

用户研究:如何做用户画像分析

用户画像就是根据用户特征、业务场景和用户行为等信息,构建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简而言之,用户画像就是将典型用户信息标签化。在金融领域,构建用户画像变得很重要。比如金融公司会借助用户画像,采取垂直或精准营销的方式,来了解客户、挖掘潜在客户、找到目标客户、转化用户。以某P2P公司智投产品搞的投资返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