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模型 >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4670次阅读

很多人对于新潮的事物总是持有一份好奇和敏感之心,其中不乏微博与微信刚诞生时产生的第一批新用户。

而这批人没有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新媒体“暴发户”,是因为没有弄清楚新生媒体背后的运营逻辑与变现之道,从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2013年8月,公众号平台成立一周年,新媒体圈内弥漫着红利期结束的悲观气息。

直至2018年开始,微信再次被人唱衰,焦虑再度席卷新媒体人。2018年对于新媒体人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7月,倚靠微信起家的拼多多在美国成功上市。8月,《十点读书》公众号粉丝破2500万,《新世相》、《咪蒙》、《视觉志》粉丝破千万等。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一边是消极的叫衰,一边是闷声发大财。

导致新媒体圈冰火两重天的根本原因,在于“精准粉丝量的多寡”,从而导致各项数据结果出现了强烈对比。

在微信用户突破10亿的情况下,怎样快速低成本的精准涨粉,成了很多人去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微信发展至今已催生了很多种商业模式,微商是最典型的一种。

微商思维就是以人为中心去裂变,打造公司或团队领导个人IP,用创始人的专业形象去吸引目标用户。

利用微商思维,去把你的微信号打造成一个赚钱公司,而一个微信号就是一个轻资产公司。

在建立这个公司的前期筹备工作自然是粉丝,粉丝又分为范粉和精准粉。

在你的公司有精准经营范围的前提下,精准粉丝当然是刚需,所以那些非常规的爆粉工具并没有什么意义。

通过实践我摸索出了三种最有效的涨粉方法,而这几种方法的使用场地都是在付费微信群里。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为什么要强调付费群呢?

除了追求涨粉数量,你考虑过涨粉的质量吗?

在知识付费盛行的年代,肯为知识付费的人,一定是财力相当并且认可知识价值的人。

而且这样的粉丝质量相对来说要比免费群高很多,对于价值的识别度也很快,也便于后续养粉工作的进行。

社群经济已经是一种趋势,得粉丝者得天下,怎样去获取更多优质粉丝资源,在付费社群中如何去精准涨粉呢?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一、前期策划

进入社群,最重要的就是自我介绍,入群后我们究竟需要做哪些工作?

1)自我介绍

首先,进群后一定要自我介绍,而且自我介绍文案设计要符合自己的人设。

2)主动与群主及群成员沟通

进群后要和群主搞好关系,对群主是做什么的,所在行业是做什么的都要有所了解,并且主动的去链接群主,加强与群主的关系。

要分清楚群里的意见领袖、活跃分子,了解群里分享的主题是什么,争取在群里进行分享。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3)发红包

在群里混必不可少的就是红包,红包怎么发,给话题的分享者一个红包,气氛很好的时候发数额少的大包。

然后制定精准的涨粉计划和涨粉数量,没有用的免费群尽量丢弃,而且,自己建立的社群要设置严格的群规,严禁广告和外链等等。

加入对你有价值的付费社群,了解和遵循每个群的群文化如主题分享、群文化、群制度,主动去群中分享输出价值,才能让人记住你。

二、种子用户培养

前期至少要开通2~3个微信号,每个号预期涨粉1000人左右,作为第一批种子用户。

那么,怎样去获取第一批种子用户呢?

这里分享三种方法:

1)资料包涨粉

进入付费社群后先做自我介绍,然后准备分、享的干货,干货有四个方向可供选择。

通过拆解购买的书籍形成干货

通过阅读付费课程的精华内容转换成自己的想法干货

通过微博热搜等资讯形成干货

分享优质的公众号内容

分享干货后要亮出自己的的收益,转变常规的思维,引导粉丝一起学习。

最后,就是在群里抛出资料包,以一定的文案话术将粉丝添加到个人微信号,就完成了资料包涨粉的任务。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2)微课涨粉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高成就区,有自己能力非常强的领域,通过在微信群进行微课分享是涨粉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那么,如何去成功的分享一堂微课呢?这个就离不开充足的前期准备与直播策划。

首先,要做社群的活跃分子,经常在社群中发言。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内容主题并提前准备课件报名。

有分享内容的,可以讲自己擅长的内容;找不到内容分享,可以总结付费课的精华加上观察和思考加上生活中的案例,从而形成自己的课件内容。

设计好直播的整体流程与框架,一堂成功的微课设计首先要有吸引力的标题和封面,在内容方面的核心是打破认知、提出新的认知。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比如:对于发朋友圈一般人认为自己想发什么就发什么,而新的认知就是“这样不能达到收益”。

朋友圈是朋友对你认知的镜子,要像打造杂志和媒体一样去打造你的朋友圈,什么时候发圈,发什么内容,怎样去进行美化都是很有讲究的。

最后,要估算好直播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2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

在直播开始前要在群里做一个简短的直播预告,当然这个环节红包必不可少,才能活跃群的学习气氛。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3)福利涨粉

福利涨粉就是根据群里的用户喜好挑选合适的商品,如在营销群或文案策划群,则可以以新颖的工具为诱饵。

先要跟群主私下沟通,并帮助群主做新颖的花式二维码、个人专属表情包或者美字云等,运用的工具有草料、第九工厂、斗图表情等。

然后,把做好的样品直接发到群里,并以专门的文案术语相约有需要做的可以找我,免费帮你做。

这一以来,我们想要通过福利涨粉的目的就达到了。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三、引导用户传播裂变

当你的种子用户达到预期的数量以后,可以对用户进行引导传播,实现粉丝拉新裂变了。

而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互推涨粉,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公众号等平台的涨粉,也适合在微信群操作。

不过,在选择互推时候,我们要清楚两个原则:

1)定位要清晰

不要找跟自己调性不搭的人互推,因为双方的粉丝需求不同就算一时新奇粉了也会很快掉粉或者成为僵尸粉。

2)送福利

对于粉丝而言粉谁都可以,只要有福利切中需求。

那么,你适合跟谁互推呢?怎样去找到互推的人呢?

首先,要选择粉丝量跟你相当的人互推。

其次,互推一般有两个渠道:付费群的群友和自己的微信好友。

渠道准备好之后,每天在朋友圈发一至两条消息来互相推广,粉丝量很快就会上涨。

怎么靠社群涨粉引流?

而对于有的微信号,由于以前疯狂刷硬广被众多老顾客屏蔽,现在又想激活老用户的,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直接去发展新顾客

既然都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我们就没必要执着于老朋友、老圈子的认可。

可以选择用微课涨粉、福利涨粉等方式,积极涨新的粉丝,通过新的粉丝来销售、互动。

4)删除垃圾信息

首先,要把之前疯狂刷屏的垃圾信息删除掉。

其次,至少要发两周以上的优质信息。

这些优质信息要包含你自己的个人生活、个人动态、专业干货还有顾客证言、互动,发一些福利等等。让新粉丝看过来的时候,会看到你是非常专业、阳光、热情的、接地气的一个人。

只有这样新粉丝才会更愿意和你互动,这也就是要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形象。

总之,要在付费社群中快速涨粉、链接大咖可以归纳为:

1、通过个人定位打造好的人设,让优质粉丝来主动加你

2、通过一堂有价值的微课分享让粉丝自动裂变

3、通过输出福利和价值混社群让你如鱼得水

你对社群涨粉怎么看?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huiyunying.com/course/486.html

与本文相关的内容

运营人员必须知道的专业术语

作为一个运营人,当你和同行交流时,别人说到SEO, DAU,PV……巴拉巴拉,你是否能够应答自如呢?又或是当你去面试运营岗位时,面试官问起这些专业术语,让你谈谈自己的看法,你又是否能够面不改色,滔滔不绝呢?如果还有不明白的,没关系,看过来,都帮你整理好啦,运营人必须懂的terms,快来一起充电吧~1...

做海报裂变活动的4个必备技巧!

整个公众号运营圈里,「裂变」二字,人人都会说,但真正会用的却没几个。这几年里,也见过不少公众号声势浩大地做过很多场裂变活动,但是大都乏味、无趣,缺乏力量。全程就像是运营团队的一场自嗨,最重要的粉丝没涨来几个,推广成本倒花了不少。做涨粉活动,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单单告诉粉丝我们有个活动在进行,而是要在...

请看,一场教科书式的新品首发

消费市场端的变化开始了,母婴品牌们也要加快跟紧的脚步了。今年天猫618,博西家电创下历史最佳开门红,其中西门子家电首日即闯入“亿元俱乐部”,不仅突围了疫情影响,也为生意增长做出了新探索。创新成为其中关键。618期间,西门子家电在天猫首发一款高端的嵌入式蒸烤箱新品,从5月20日起,西门子家电、天猫与阿...

SEO:百度搜索中的常见违规行为

1、文不对题标题描述和正文内容不符,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欺骗用户点击。△标题是QQ说说配图,但是内容中并没有出现配图。2、恶意拼凑存在搬运采集多篇文章进行内容拼接的行为,文章逻辑不通顺,页面内容低质,文章可读性差。△在人物介绍页面,出现了书籍目录页,存在内容拼接的嫌疑。 3、广告干扰为了持续...

谁来决定你看到什么内容?谈谈视频内容的5种分发机制

内容分发在我们的生活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很重要,就像眼睛,他决定你能看到什么,你在网上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被人为刻意安排的。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被你看到。举个例子有点像你去超市看到货架上的商品摆放,什么商品摆放在什么位置。至于你想要买的商品能不能出现在超市货架,就取决于分发的上游...

生命周期不应该只有运营要懂,产品也要烂熟于心

生命周期源于随着用户跟平台的转变,用户的认知和行为均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他们的需求也会变。如果只能有两类用户,我们应该怎么划分用户群体呢?有的朋友可能说:应该是“新用户”和“老用户”。其实不然,对于绝大多数产品来说,我们要判断的最重要的应该是“潜在用户”和“真实用户”。他们之间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