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术语 > 构建用户画像的三个步骤

构建用户画像的三个步骤

5年前 (2020-09-28)运营术语

在具体构建用户画像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构建用户画像的目的。品牌以数据集成的方式,收集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生活方式、消费偏好等信息,是为了能够准确地捕捉到用户的行为和痛点。因此,在构建用户画像时,需要时刻牢记:构建用户画像并非是对消费者数据的简单收集和记录,而是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基于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洞察,让运营、营销人员深入地了解用户,进而更加精准地运营和策划。那么,对市场运营人员来说,如何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收集、分析,帮助深入理解和洞察用户,进一步挖掘、释放客户数据中潜藏的价值呢?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


步骤一:用户数据采集


数据是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也是建立客观、有说服力的画像的重要依据,一般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首先是宏观维度,数据来自于行业数据、用户总体数据、总体浏览数据、总体内容数据等。其次是微观维度,数据包括用户属性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用户成长数据、访问深度、模块化数据、用户参与度数据和用户点击数据等。品牌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运营情况进行调整,添加或删减收集数据的维度,构建适配度高的品牌数据资产。


步骤二:数据分析及用户细分


在完成用户画像的基础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海量的用户源数据进行分析梳理,提炼出有效数据并构建有效模型。即根据相应的标准对不同维度的用户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拆分成不同的用户群组和用户标签,对用户进行细分。依据用户属性、用户偏好、消费场景等要素将数据进行处理和区分,从而构建多维度完整的用户画像。


步骤三:完善用户画像


在完成了用户数据的基本呈现后,品牌还需要在创建出的用户角色框架中提取出更加关键的信息,根据关键特征数据进行用户评估分级,并结合用户规模、用户价值和使用频率来划分用户画像,帮助品牌确定高净值用户群、一般价值用户群和潜在价值用户群。完善用户画像会将用户画像的颗粒度描绘的更精细,从而为品牌进行市场运营、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别忘了开头提到的,我们构建用户画像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在完成第三步后,一定要结合洞察到用户痛点来改进产品和服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huiyunying.com/baike/91.html

标签: 用户画像
分享给朋友:

“构建用户画像的三个步骤” 的相关文章

私域流量的核心指标

私域流量池,核心包括了两个指标,流量成本(CAC)及流量收益(CLV),它们共同决定了ROI。ROI=CLV/CAC。CAC:平均获客成本,表征流量成本,也就是平均获客成本,是流量支出费用与用户数的比值:CAC=C/M(C为流量支出费用,M为获得的实际用户数(销售线索))CLV:用户长期价值用以表征...

KOL

KOL即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简称KOL)是营销学上的概念,通常被定义为: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产品信息,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词语来源在营销学上,为各厂家宣传的专家或权威被称为“关键意见领袖“,通常被定义为: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产品...

M-B

M-B, 是电子商务领域术语Mobile-Business的缩写,指移动电子商务。...

构建用户画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构建用户画像是指用户信息标签化的过程,通过收集用户多维度的信息数据,如人口统计属性、社会属性、行为偏好、消费习惯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抽象出用户信息全貌。一般需要具备3个方面的要素才能成功构建用户画像。1、用户属性用户属性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所属行业等用户数据。这...

内容运营分发策略(二):推荐算法解析

内容运营分发策略(二):推荐算法解析

推荐算法可谓目前社区产品内容分发的标配,尤其是有抖音珠玉在前,精准的推荐效果和巨大的商业成功甚至让许多模仿者对个性化推荐近乎迷信。作为运营,我们虽然不需要参与算法的设计与coding,但若能对其背后的工作逻辑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更有助于我们完成策略干预与算法优化等工作,在与产品、研发同学沟通时也不至于...

Selligent:2020年全球网络消费者指数报告

Selligent:2020年全球网络消费者指数报告

Selligent发布了新报告“全球网络消费者指数”。消费者的习惯正在迅速改变,各品牌需要抓住机遇,以迎合远程工作和购物频率改变的“新常态”。将大流行带来的变化描述为“震撼性的”:全球3/4的消费者报告工作量减少了。由于新冠肺炎,60%的消费者改变了购买方式,将重点放在食品和安全产品等必需品上。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