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模型 >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5579次阅读

关于视频号之前我分享过:视频号的社交推荐算法和 视频号引流私域的 6 种方法。

今天我再来啰嗦下,如果你也做视频号,为什么需要同时且必须需要一个公众号。

那为什么做视频号一定要同时配个公众号呢?

开始之前,我们首先看下视频号与公众号是如何联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是怎么样的?

相信你肯定有注意过,很多视频号文案部分或地理位置信息下边,都有一段文案(全屏模式之前是蓝色字体),这其实是个公众号的扩展链接,点击后会直接跳转到公众号对应的文章详情页。

而短视频号叠加扩展链接(目前必须是公众号链接)也是视频号区别于其它短视频平台最大的特点(暂时是)。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OK,上酸菜。

我简单总结了三个原因,且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个原因:必要的内容扩展

这个比较好理解,比较直接,浅显易懂。

林语堂曾经说过:讲话要像女生的裙子,越短越好。

一方面是我们做视频号或其它短视频内容,追求的是短,我能 10 秒讲完话,决对不说 15 秒。我能 20 秒讲完话,我决对不会说 30 秒。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是做不到的(包括我),一分钟的视频号内容,好多话还没来的及讲,时间就到了。

所以我们恰好可以利用公众号的扩展文章来继续接着讲一些视频内容里来不及讲,但你又想和大家深度分享的扩展内容。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另一方面,想像一下这个场景:

我们看完视频后,心理认可这条视频,但想继续了解事情的全貌或后续,那你一定会点击链接,来仔细的阅读这篇与视频主题相关的长文;

又或者你主做本地化流量,做了营销活动,再加上你的视频里啊,底下的文案的引导用户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活动详情等,用户感兴趣都是会点击的;

这对于本地的店铺或商家也可谓巨大利好,通过结合视频号线上的引流,也同时能给线下带来流量,而且还都是本地精准流量,只要到店就大概率能完成交易转化。

比如下面截图中的 case,是一个健身房的活动: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所以说视频号下方扩展链接里的公众号文章就可以很好的承接这部分流量。

第三个方面呢,可以直接变成主要运营策略(叫套路更合适),当成一个勾子,比如在视频号里把要分享的内容做个速读或只讲前 5 条,后面 5 条故意不讲,引导用户点击公众号扩展链接了解更多进行并更详细、更深入的讲解(是的,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第二个原因:公域流量撬动及私域流量承载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公众号与视频号的关系 ,那就是:视频号是公众号撬动公域流量的杠杆,公众号是视频号私域流量的承载。

如果现在不理解没关系 ,接着往下看,我一说你就明白了。

我之前在视频号的算法推荐逻辑中分享过,视频号是通过私域流量去撬动公域流量。

如果你一不小心整了个视频号爆款作品(视频号下方挂了的公众号文章链接)这就使得公众号会跟着曝光,也就意味着公众号会进入更大的公域流量池曝光,而不仅是再靠朋友的转发或个人朋友圈、社群私域里主动曝光获取流量。

你品,你细品,这意味着什么。

懂的人自然都懂,但凡做过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我说的这个机制背后所蕴藏的威力有多大。

由于公众号体系里并没有免费的推荐和流量分发机制(“在看”是目前唯一相对低成本能让公众号进入公域流量池的方式,互推、付费不算)。拿我自己的公众号来举例,更多的时候,我都得自己手动完成除公众号之外其它渠道和平台的内容分发(但有时会被其它平台认为站外引流而导致封号或限流)。

完成曝光后,紧接着再把吸引过来的公域流量通过公众号的文章内容带来的价值进行私域流量的转化,比如关注公众号送教程,加微信进群等操作,完成流量转化闭环。

比如在文章里提示加入微信群,这样是不是就把用户加入到你的私域流量池里了。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惊不惊喜,刺不刺激,意不意外!!!

第三个原因是为私域流量变现做准备

由于目前视频号还不能直接链接 H5、小程序(可以申请),所以我们就需要利用公众号来做为私域变现做准备。

我们需要通过在私域流量中持续不断的释放价值,后期私域流量池的变现有很多种(无论社群、培训、卖课程等),可谓想象空间巨大。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甚至你可以更加简单粗暴,直接把公众号的文章设置为付费阅读,当然,这种运营策略必须基于我们能给用户提供足够高的价值内容输出才行的通。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听懂掌声。

那么有朋友的问题就来了:

怎么关联视频号与公众号的扩展链接呢?

首先,你得有个公众号啊,最好是同名视频号的公众号(这里面有个坑,由于视频号与公众号的命名逻辑是一样的,具有微信平台唯一性,所以一定要提前抢注,不然就给别人做嫁衣了,会被截流)。

拿我自己来讲,我就吃亏了,视频号之前被别人注册了,无奈只好换个名字。

还会有些朋友会问,我没有公众号,也不会申请,也不想费劲去申请,我能用其它人的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

但是,你要想先明白这背后的利益关系,比如刚刚我们第二条里讲的公众号的公域曝光和涨粉有可能都是涨到别人的公众号上了,你相当于给别人导流了。。。

我说的够明白了吗?这可不是吓唬你。

如果说你把视频号当成一个长期运营项目而不是短期套利的工具的话,显然有一个你自己的公众号是必须和非常必要的,况且公众号还是免费申请开通的呢。

实在想省事,买个也是可以的,不过记得迁移和改个名字就行了。

接下来看看如何实操,在视频号里添加公众号扩展链接:

第一步,复制我们要添加的公众号推文的地址,在哪复制呢?

点击右上角…,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制网址: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第二步,进入发表视频页面,就会看到刚刚的复制的链接文章标题已经自动识别预览出来并展示在“扩展链接”那里了,你只需要轻轻点击即可完成添加。

如果你想删除再替换一个新的也没问题,再次点击即会弹出删除按钮。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第三步,发布成功后,你就能在视频号下方看到扩展链接了,点击就能跳转对应文章链接详情了。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呢。

你学会了吗?

温馨提示:目前扩展链接只支持公众号链接和红包封面链接。

赶紧实操吧。

最后,再回到文章开头我说了,这是视频号区别于其它平台的最大特点,但抖音也已经开始内测“相关阅读”功能(目前来看是关联今日头条文章);

例如,在一条关于“刘翔”的视频下方就关联了今日头条的文章,详细讲解了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刘翔及伦敦奥运会始末。

为什么视频号必须配一个公众号?

我们可以看到,和视频号的功能逻辑是一样的,用户在观看已经添加“相关阅读”的视频时,可以通过页面底部入口,直接跳转到视频关联的文章页面,进入文章详情页面(有谁注意到详情页左下角的打开今日头条评论的给头条引流的入口了吗)。

这意味着,未来短视频叠加文章的扩展链接将会成为标配。

所以,每一公众号作者都应该去做一个视频号,同样每一个视频号玩家也都应该运营一个公众号。

最后,在啰嗦一下:

我在文章里经常强调的是像#孟大伟一样的普通人做短视频(无论视频号亦或抖音、快手),都要转变思维,要把短视频平台或其它任何平台都当成是大的公域流量池来引流。

公域流量池的存在只有一个意义,即源源不断提供新的流量。

最最后,还是那句话:请相信我,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huiyunying.com/468.html

与本文相关的内容

企业网站如何进行内容与结构优化

企业网站内容与结构的优化,在站内优化中占很大的比例,一般包括首页、栏目页内页和各种聚合页面的优化,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中间商品展示栏为所有商品图片增加alt"图片注释,注释直接调用商品名称即可。2、商品分类页在大型广告栏上方增加频道标题与简短描述般60~80个中文字为宜。为所有商品图片增...

如何通过分设备投放,降低搜狗账户cpc73%

数字化时代,金融早已不是某个封闭环境下的单维度领域。粗犷式运营转变为精细化运营,开始对客户做细分的管理和营销,以使得客户价值最大化。以普惠金融为代表的新方向标志着诸多银行机构正在全力抢滩下沉市场,积极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对更加多元化的客户群体提供价值挖掘、资源协同,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金融生态。但是,面...

营销推广:所谓“流量为王”,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觉

如今大家对于产品和卖货,过于注重流量的重要性,以至于忽略了用户和产品本身;流量是依附于在货上,产品对了才是关键,一味的追逐流量,效果必然不好。营销的价值出了问题,给流量吃药是不管用的一、虚心听批评——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帅哥邹忌问老婆:“我跟城北的老徐哪个帅?”老婆说:“废话,当然你帅,老徐跟你比就是个...

实用干货:9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一、公式拆解所谓公式拆解法就是针对某个指标,用公式层层分解该指标的影响因素。举例:分析某产品的销售额较低的原因,用公式法分解二、对比分析对比法就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是最通用的方法。我们知道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有对比才有差异。比如在时间维度上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定基比,与竞争对手的对比...

如何从知乎引流,1个月涨1万粉?

知乎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知识问答平台,平台内既有专业人士,也有业余爱好者,知乎为知识的传播者和获取者搭建了平台,也为公众号的运营者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商机。我觉得运营知乎比起公众号来说还是要方便很多,因为它的提问和回答根本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你提出你的问题,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认为这样的氛围就很不错,而...

花小猪的社交裂变营销策略

这几天,微信群里突然冒出了好多的分享助力消息,群里也都是某个APP的分享链接,仔细一瞅,是个叫花小猪打车的APP。听说是滴滴内部孵化的新产品,从补贴力度和微信群铺天盖地的分享声势来看,绝对是有备而来。借助这个机会,聊一聊它的营销方式。作为一款新上线的打车APP,首要的任务是迅速吸收用户,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