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模型 > 当产品要转运营,建议尽快掌握这5项能力!

当产品要转运营,建议尽快掌握这5项能力!4191次阅读

遇到公司人手不够或业务调整,产品经理很可能要干些运营的活。

当然,你可以坚决say no,只干产品工作;或者作出调整/牺牲,想办法快速上手运营工作。

都说产品运营不分家,但是做起来,还真不是一回事。

工作这几年,我一直在产品/运营两种角色来回切换,有时候是身不由己,有时候是主动请缨。

作为过来人,有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下:如果产品经理要干运营的活,应该提前掌握哪些能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章适用这三类朋友

1、日常需要兼顾运营工作的产品经理;

2、因业务调整,直接去做运营的产品经理;

3、刚毕业不久,准备找运营相关工作的同学。

一、通用能力

1、自我和解的能力

为啥是这个?虽然跟运营没有直接关系,我觉得这项能力非常非常重要。

当你的上司告诉你:你的工作内容要调整。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变化,内心多少会有一些不适应的:惶恐?纠结?抗拒?不知所措? 

离开舒适区,面临新环境,很多人可能都做不到快速适应。

所以在掌握运营工作本身的技能之前,首先应该和自己和解:和内心纠结/抗拒的另一个自己达成一致。这个是在开展工作前先要做好的事情。

自我和解能力,是一个跟自己对话沟通的能力。

遇到调整,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那只能接受调整,做运营的工作。因此,要尝试跟自己沟通。我这里有一些建议:

可以模拟和同事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目标是接纳运营的工作,调整好心态。

1)罗列情绪:把自己的情绪都写出来,担心、纠结、惶恐。。。

2)甄别起因: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有哪些?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3)列举:新工作的好处和机遇有哪些

4)给出解决办法:自己解决或者找朋友都可以

通过上述系列操作的刻意练习,掌握一项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达成和解的能力。

2、拆解和重装能力

开展新的一项工作,一般的人都不会选择完全从0开始,但大多数人都忘记去做经验/能力迁移的复盘工作。这里需要训练一个能力:拆解和重装的能力。

拆解和重装能力,它不仅限于换工作,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就如我们数学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学会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拆解:拆解历史工作经验所学到的能力,拆解新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共性的能力迁移,新能力及时补上

重装:重装表示的意思是,它要求把单点的能力串联一个体系,就像拼乐高积木一样。

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思维导图,拆解出这两个工作需要的能力。(tips:如果不知道新工作需要的能力,可以多看几个招聘岗位的能力介绍)

当产品要转运营,建议尽快掌握这5项能力!

我们可以发现,数据分析能力是产品和运营都是需要的,掌握这项能力的核心就可以快速迁移。

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想描述什么问题/佐证什么观点/提出什么预测。当把这项能力落地在具体的工作中,即可根据产品/运营关注点,用数据科学地解答问题。 

重装0000:根据能力要求,把历史已经学会的能力、需要新掌握的能力,拼接出来。通过能力视图,时刻回顾反思,逐一提高。

比如:下面腾讯对产品运营同学设定的能力视图,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查漏补缺。

当产品要转运营,建议尽快掌握这5项能力!

上述2个能力,跟运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必不可少。学会了就可以朝着明确的方向高速前进!下面讲3个跟运营直接相关的。

二、专业能力

3、流量经营能力

如果说,产品经理酿酒师,那么运营一定是站在门前吆喝的那个人。

光有产品还不行,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使用,运营就是干这活的。

想把这活干好,流量经营能力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能力。

昨天登录人数多少、转化率怎么样、App和小程序的流量如何?同比环比下跌了还是上涨了?该怎么应对??等等

上述就是一个运营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流量经营,从两个方面入手:已有渠道转化提升+新渠道拓展

1)已有渠道:代表的是目前可以快速触达到用户的常规渠道,比如资源位、推送。主要关注的是用户的点击转化情况

2)新渠道拓展:包括有些重点流量场景但是还没有挖掘到,又或者是外部合作方渠道。前面一个点,大家容易忽略,提醒下。

作为新手,该怎么提升流量经营的能力呢?给4个建议

1)做好运营数据的基础建设工作,你得拥有一张运营流量视图,可以很方便得获取到

2)每天都要看关键的流量数据,是每天!对数据不敏感,很难做好运营工作

3)学会数据分析,用最简单的同比、环比、拆分指标看趋势和变化,掌握一些基本的业务规律,数据正常波动做到心中有数

4)快速应对:根据数据变化,快速找到应对的思路及具体动作

4、内容营销能力

懂的人都清楚:好文案和坏文案,差别不仅是一点点。内容营销,是一个运营人员的基本功。如果文案功底不好,你每天会过得很痛苦。

其实,写文案也是有套路的。想提升内容营销能力,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入手:

1)了解你平台用户的喜好,文案的基本调性要清楚。比如普通的电商品平台,用户偏好喜欢便宜/实惠/送福利;金融平台,用户偏好收益高还稳健的产品。

做过测试发现:金融平台上有数据相关描述的推送,比文字的推送,点击率要高1倍。

2)学会通过产品介绍信息中,概括出产品的卖点、利益点,给予对应用户的行动理由点

比如:7天优惠券,利益点:立减xx元,立减后仅需xx元;行动理由:免费送、快过期

3)有意识得积累你的文案库,日常营销中发现不错的文案,要补充到自己的文案库中,方便日后随时调用。

5、成本管理能力

做产品经理的时候,一般是没太多机会锻炼到这个成本管理能力的。而做运营是要频繁地做测算、管理的,比如说:渠道投放管理、活动成本测算。

成本管理能力,意思是:花更少的钱,把效果最大化。这个部分,更多得从实际项目中积累经验。

如果你想提高成本管理能力,有这3个事项要始终贯彻执行:

1)事前测算:根据历史活动经验,测算活动投入产出比,控制在预算内;没有历史参考数据可以找同行咨询或者根据流量漏斗数据测算。

2)事中修正:活动开始后,时刻监控效果和成本,发现预算不足/超出的情况,及时反馈并调整策略。

3)事后总结:复盘前期活动测算的公式,是否在测算的预期之内。如果不在,具体是那个环节不准确,积累经验。

我朋友经常说:职场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确实如此!谁也不太可能一条路走到黑。

面临变化的时候,可以参考下今天分享的能力结构是: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希望可以给你一点思路。

好了,本次的分享到此。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huiyunying.com/542.html

与本文相关的内容

MOT模型

什么是MOT模型?Moment of Truth,描述消费者被营销或者激发之后发生的行为变化的关键时点。...

“人货场”数据模型场景分析,你搞懂了没?

做数据分析的同学,可能很多都听过人、货、场分析模型。但是大多数人只是知道这个模型,对其具体应用却不了解。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分析,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与大家分享,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加深你对“人货场”模型的认识。问题场景:某生鲜电商,用户复购率较低,60%的用户在30天内无二次购买行为,运营领导非常着急,...

用户运营:用户说的都是真的吗?这些陷阱要避开

前言:我们都希望研究是客观、理性、反映真实情况的,了解常见的认知偏误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尽量规避它们,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认知偏误,包括用户研究者和用户。上次我们介绍了研究者的常见认知偏误,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用户的常见认知偏误。看上一期请点这里→(8个常见的研究者认知偏误陷阱)————...

活动运营:如何做一场完成度较高的活动?

一个运营如何更加科学的把一个活动做好,并且能做到对活动有所掌控?这也是最近挺多人问我的,所以我决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说说这个事情。先给大家一个合理的预期哈,“一个好的社群需要XXX”,“一个好的活动需要XXX”这类内容我会尽可能避免,我会以“怎么才能有”,“怎么才能做好”为写文基调,如果有一天,我偏离...

实用干货:9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一、公式拆解所谓公式拆解法就是针对某个指标,用公式层层分解该指标的影响因素。举例:分析某产品的销售额较低的原因,用公式法分解二、对比分析对比法就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是最通用的方法。我们知道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有对比才有差异。比如在时间维度上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定基比,与竞争对手的对比...

做电商设计,你必须懂的10条数据指标

数据指标是什么?——是一个切入数据的角度。有了数据指标的存在,才能知道需要采集什么数据、需要持续监测什么数据、用什么角度来和历史表现做对比。数据指标的类型各种各样,有些指标是被广泛使用的,如 DAU、新注册用户数、PV 等;还有些指标,是带有强烈的业务特征的,例如直播平台可能会关注新增主播数量,酒店...